查看: 1657|回复: 5
|
[LOMO]
用镜头刻录“徽州”——倪受兵《经典徽州民俗摄影作品展》观后感
[复制链接]
|
|
马上注册成为会员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徽州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注册会员
x
前两天,我参观了一个摄影展。展馆就设在状元博物馆内的《藏宝斋》。这是倪受兵的个人展。约120余幅作品主题很鲜明,记录的都是徽州民俗。
倪受兵在休宁可以算得是摄影界的知名人士了。他曾单独或与人合作举办过几次摄影展,每次都给人以极美的享受。一些刊物,还有一些网站,如“新华网”等经常刊发他的作品。他的作品我见过不少,虽是外行,但也明显感觉他的摄影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准。窃以为他与“摄影家”或许也只是一步之遥。
仔细观看了所有的作品,发现我是真真地被感动了。说是摄影展,我倒觉得倪受兵是从一个侧面,用镜头刻录了“徽州”、诠释了“徽州”。这是一件非常值得赞许且又很有意义的工作。之所以如此说,是因为他反映了一个重大的主题,在展现美的同时,展示了逐渐远离人们视线且很可能会走向消失的“经典徽州民俗”。民俗是风俗习惯,它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。有些就是一个地方所独有。因此,民俗可以说是一个地方的印记。可如今的国民尤其是年轻人对民俗似乎很不以为然。比如端午,中秋,已有很多人不把它当回事,反倒是是对过洋人的“圣诞节”、“情人节”郑重其事。据说“端午节”已被韩国人申报为它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对此国民大多不以为然,更没多少人心存芥蒂,耿耿于怀,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悲哀。
然而客观地说,民俗的形成必定是个长远的过程。它与现代人的生活并不一定合拍,产生一些距离感也是必然的。有些会逐步退出现代社会,这也符合历史规律。所谓“移风易俗”就是这个道理。可是,民俗是地方文化,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发展史,我们或许会把它们抛弃,但不该把它们忘记。徽州民俗反映的是徽文化,内涵十分丰富,形式也很多样。我们有义务让今天的青少年对这些民俗有尽可能多的了解。了解徽州民俗是留住徽州、不忘徽州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冠名徽州民俗,这里的徽州有其特定的含义。不管行政归属如何变更,它反映的只能是“一府六县”的徽州。倪受兵这一百余幅作品,无疑准确把握了这一点。除了歙、黟、休、祁,绩溪、婺源也有表现。这点极为难得。
展出的作品反映的民俗是极其丰富的,有的不愧是“经典”。节庆舞狮舞龙当为各地所常见,可休宁的“板凳龙”、绩溪的“火狮”、非徽州不可见。欢快的锣鼓也不稀奇,可黎阳的“仗鼓”、五城的“得胜鼓”、齐云山的“道乐”,非徽州不可闻。各地都有演出,可“徽剧”、“目莲”、“傩舞”,非徽州无可观。还有诸如“叠罗汉”、“跳钟馗”、“打秋千”、“抬阁”、“春祈秋祭”等各种徽州民俗不一而足。除此,还有一些作品反映的是老徽州人的五行八作。“打铁店”的火光、“彈棉花”的飞絮、“老油榨”师傅手臂上那大块的肌肉、“棕匠”聚精会神地穿着棕绷、“制秤”人一丝不苟地在校准一颗颗秤星、老缝纫铺、老理发店、老锡器制作等,一幅幅无不让人回味无穷。还有一些反映的是老徽州人的生活方式。牛耕、做豆腐、晒柿干、鸬鹚捕鱼等。甚至还有三俩妇女在河边晨浣,即便背景显露的是新式的楼房,装洗衣物的也是色彩鲜艳的塑料桶,但画面上还是可以见到一片古民居、一个不被人留意的古亭和一片古藤。一帧帧无不让人感到亲切无比。
三十年前,为了“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”,一些有着一定权利的人,十分轻率地就把有着近九百年深厚历史及文化沉淀的“徽州”抛弃了,他们毫无惋惜。可是,徽州的影响是巨大的、徽州的印记是深刻的、徽州在徽州人的心中是根深蒂固的。几十年,人们无不在为留住徽州而努力。歙县花巨资重建古徽州府衙、休宁倾力打造状元文化、绩溪人创办《中国徽州》杂志,市里成立“徽学研究会”,为的都是一个目的,留住徽州,哪怕只是“印象徽州”也不无意义。只不过,府衙虽有形,但属新建“古迹”,难为人首肯。研究文字虽浩瀚,但却总有点抽象。让它们来把徽州留住,总有那么一点遗憾。可是,倪受兵让我们从感官上,真切地留住了徽州。说留住,是因为,这些难得画面,运用现代科技是可以永存的。当人们对它的记忆变得越来越遥远,越来越模糊,甚至已有所忘却时,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它们,把徽州找回来。
应该说,这些场景在今日之徽州也并不多见,有些更是难得一见。倪受兵为捕捉到这些画面,花费多少心血,付出多少劳动可想而知。我想说,谢谢受兵。谢谢你为留下“徽州的印记”所作的努力。
作者:钟海军
|
|
|
|
|
|
|
|

楼主 |
发表于 2012-7-3 23:28:31
|
显示全部楼层
徽州”——倪受兵《经典徽州民俗摄影作品展》确实不错,用镜头记录了徽州民俗。有的还很珍贵。这影展要延续到八月底,有兴趣的可以前往观看,展馆就设在状元博物馆内的《藏宝斋》。 |
|
|
|
|
|
|
签到天数: 860 天 [LV.10]以坛为家III
|
发表于 2012-7-4 05:42:06
|
显示全部楼层
|
|
|
|
|
|
|
发表于 2012-7-4 05:57:45
|
显示全部楼层
徽州女子 发表于 2012-7-3 23:28 
徽州”——倪受兵《经典徽州民俗摄影作品展》确实不错,用镜头记录了徽州民俗。有的还很珍贵。这影展要延续 ...
许老师,我的“经典徽州民俗摄影展”已经撤展了,感谢各位老师、影友的关心,下次是否展览还不能确定。 |
|
|
|
|
|
|
|
发表于 2012-8-11 21:10:55
|
显示全部楼层
去年经过休宁县城时欣赏了倪受兵老师的作品,受益匪浅。 |
|
|
|
|
|
|
|
发表于 2012-8-18 19:58:13
|
显示全部楼层
月到天心 发表于 2012-8-11 21:10 
去年经过休宁县城时欣赏了倪受兵老师的作品,受益匪浅。
感谢您的关注和鼓励,谢谢! |
|
|
|
|
|
|